- · 《当代教师教育》期刊栏[06/30]
- · 当代教师教育版面费是多[06/30]
- · 《当代教师教育》投稿方[06/30]
51岁母亲与女儿同时考上研究生:导师比自己小没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谢茂 卢江容笔试成绩截图 (受访者供图) 有网友在卢江容报到的视频下评论:“研二研三的学生是应该叫她学妹呢还是学姐,或者学姨。”还有网友称:“她会不
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谢茂
卢江容笔试成绩截图
(受访者供图)
有网友在卢江容报到的视频下评论:“研二研三的学生是应该叫她学妹呢还是学姐,或者学姨。”还有网友称:“她会不会带着同学去跳广场舞,打太极。”
“我能考上研究生起码有女儿一半的功劳,很多材料程序我都不用担心,我占了她很大的便宜。”卢江容说,她非常感谢自己的“小战友”。
51岁小学老师决心考研
高分“上岸”多亏女儿支持
谈及自己考研的初衷,卢江容表示,其实多年来她一直有此想法。“我是电大毕业的,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,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。”卢江容说,那时候她就在心里默默许下要成为教育专家的梦想,然而多年来因忙于工作,梦想一直未实现。
卢江容的学生卡
2021年,卢江容的25岁的女儿杨莉(化名)决定辞职回家考研。起初,卢江容只是看着女儿复习,她无法为女儿提供学习上的帮助,只能默默陪伴。随着时间推移,在家人的鼓励下,卢江容终于下定决心和女儿一起考研。经过综合考虑,卢江容决定报考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(非全日制)。
在5个月的备考后,终于迎来了初试。卢江容获得了418分的高分。
成绩出来后,卢江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。“我看到我的分数后,觉得自己基本上稳了,我反而更担心女儿,她的分数比我低一点。”卢江容说,原本以为自己稍微松懈一点,又突然得知复试还需要英语口语测试和一场加试,她又开始了“闭关”复习。
“先毕业再说。”这也是杨莉眼下最直接的目标。杨莉说,母亲和自己一起考研后,母亲也更能理解她的想法,她也会以母亲为榜样。
相比于卢江容“苛刻”的学习状态,女儿杨莉的复习生活则要平衡许多。她平日除了看书外,还会固定抽出时间锻炼,坚持做美食放松身心。卢江容的丈夫也是全力支持二人备考。“老杨同志(卢江容丈夫)成了我们的后勤部长,以前我们都嫌弃他做饭难吃,这几个月下来,他多年没有提升的厨艺也突飞猛进。”卢江容笑着说。
2020年7月6日,卢江容接到快递员送录取通知书的电话。“快递员在电话里一听我声音就知道我不是年轻人,就说让我把女儿的身份证带下去领取,我跟他说就是我的通知书。”卢江容说,当她从快递员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时,快递员都为之侧目。
“备考时我都是到点醒,考过后闹钟响了我都听不到,睡了两个月懒觉。”然而卢江容所指的“懒觉”,也只是从早上5时起床,延迟到6时许。暑假期间,卢江容仍坚持看书,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。
由于疫情原因,复试在线上进行。卢江容回忆,面试她为调试设备就手忙脚乱,面试结束她甚至都没看清楚面试老师的脸。“面试结束后,我还有点意犹未尽,感觉没表达好。”
而杨莉未能考上心仪的西南大学,需要进行调剂。最终,杨莉选择了黑龙江大学,也同样成功“上岸”。
2021年10月,考试大纲公布后,她发现更换了新的教材,让她“懵了”。“你需要重新学,大家也都一样的。”女儿杨莉安慰她。
卢江容是重庆涪陵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,已从教近30年。2006年,她还自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,并于2016年开始兼任其所在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。2021年,卢江容还作为重庆涪陵区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讲授公益课程。
尽管卢江容是英语老师,但她发现小学英语对考研并没有帮助,她只能靠勤奋来弥补。比起背书,真正让卢江容焦虑的是考试时间。备考期间,她和女儿都会进行模拟考试,但她总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答完题。“我对参加大型考试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高考。”卢江容说,这种知道答案无法写完的情况,让她抓耳挠心,对此她也只能不断练习。
卢江容在重庆师范大学报到
卢江容展示自己备考笔记
由于疫情,卢江容现在课程都是线上进行,过去她是上网课的老师,如今她成了上网课的学生。同时工作和学习,时间冲突也是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,卢江容表示,若是自己工作时上课,她会尽量将课程录下来,导师也会将课件提供给她。
回想起自己的考研经历,卢江容形容是“步步惊心”。2021年8月,她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备考,坚持每天早上5时起床,不管寒暑都用冷水洗脸,背书2小时左右后,驾车到学校上班,下班回家后,也要背书至晚上12时许。
文章来源:《当代教师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jsjy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8/1163.html